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5.04.29
国际首次!我国实现白天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北京时间4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与国内多家单位通力合作,利用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在白天强光干...查看详情>> -
2025.04.18
热带树木的“化学策略”:遗传与环境如何塑造种内变异?
植物叶片中蕴藏着数以万计的代谢物分子,这些被称为“代谢组”的化合物不仅是植物应对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的“生存工具库”,更是其...查看详情>> -
2025.04.24
光照干扰提升蜜蜂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损害其认知能力
蜜蜂作为时间生物学领域最早的昆虫模型之一,其生物钟调控行为的重要性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受到研究者关注,包括昼夜节律与社会环境、行...查看详情>> -
2025.04.28
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红马银花?;せ蜃檠а芯?..
红马银花(Rhododendron vialii)隶属杜鹃花属马银花组,具有该组内特有的红色管状漏斗形花冠,且新叶为红色,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育种...查看详情>> -
2025.04.25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查看详情>> -
2025.04.17
植物遗传多样性:第三极生物多样性的“第三度量”
广义的青藏高原包括青藏高原(狭义)、横断山、喜马拉雅和中亚山地(部分),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达4054米。3月24日,中国...查看详情>> -
2025.04.17
昆明植物所在外生菌根与非宿主植物互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外生菌根(EM)是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其典型结构是菌丝侵入根系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氏网(Hartig net),同时在根表...查看详情>> -
2025.04.22
昆明植物所揭示跨界循环系统在植物生长与微生物风险调控中的关键机制
随着全球农业集约化发展,每年产生的?140?亿吨作物秸秆与?1.25?亿吨畜禽粪便面临处理难题,传统堆肥技术因木质纤维素降解效率低、...查看详情>> -
2025.04.21
昆明植物所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共线性(synteny)是指同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保守排列现象,其基因顺序源于共同祖先。依据演化起源差异,共线性可划分为两大类型:直系...查看详情>> -
2025.04.21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土壤系统中塑料废弃物的生态效应及生物降解研究方...
塑料废弃物的污染和治理是全球议题。2021年Science上一篇文章指出全球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无处不在且几乎不可逆(MacLeod et al.,2021)...查看详情>>